本篇文章2220字,读完约6分钟
中新网于6月15日在电(张曦)《建党伟业》15日全国上映,有媒体称,由108位明星出演的电影备受关注,《建党伟业》的很多明星涵盖了电视剧,娱乐性太强,淹没了电影的核心价值观。
一、明星阵容强大
原来有178个明星出演韩三平:不在乎戏多戏少
“建党伟业”本来聚集了178名明星出演,但出于片长的考虑,只剩下108名明星的戏剧部分,戏剧部分也不长。 从最初登场的任达华到最后登场的姜武,明星密集得惊人,但邓超、吕良伟、林永健、王悦丹、范冰冰、刘涛、韩庚等成为不折不扣的绿叶,大部分摇晃,错过了一点小心。
对此,导演韩三平表示:“明星们不在乎戏多戏少,发现了在意他们作用的是什么? 我一句话就能打动他们:你们扮演的是历史上真正的人物。 ”。
一张报酬对折的刘帘布超过了周润发
在《建国大业》中,所有明星都以零报酬演出,而《建党伟业》的演员根据拍摄时间领取一张报酬。 饰演毛泽东的刘郞自称在“建党伟业”中的一张报酬超过周润发,聂远说多劳多得,叶璇说大家都是折扣价格。 刘仪伟说:“这次演员们不是大腕小,都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 最后拿到的,差不多平均价格打对折吧。 ”。
刘邕兼具毛泽东神形
刘耶出演毛泽东煞费苦心,不仅痣而且眉毛都修剪得很粗。 无论是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还是北大图书馆和李山姆饰演的杨开慧感情戏,刘延安饰演的毛泽东都很出彩,特别是后者体现了革命家的浪漫精神。
赵本山被揭露后倒贴出演。
在媒体的视频会议上,赵本山扮演段祺瑞引起了观众的笑声。 刘仪伟的爆料显示,赵本山每次都开私人飞机演戏,油耗未结算,属于“逆贴金”。
周润发用眼睛扮演袁世凯
周润饰演的袁世凯从外形、神格、语言都相当能抓住人。 特别是签订“二十条”时,周润发说“谁死我国,消灭我的种族,我要和他血战到底”,很快丰富了袁世凯这个身体。
二、三段式文案揭露建党的始末
“建党伟业”全面阐述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正确表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段:叙述建党的前传
电影以武昌起义的胜利开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1917年7月12日张勋复活失败,短短六年间中国出现了两次帝制复活,三位总统交替,发生了四场内战,出现了士兵自重割据地方的军阀。 东西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依然,社会思想观念陈旧腐朽,但长期的军阀混战极大地加剧了人民的痛苦和民族危机。
第二段:介绍建党精英
张勋复活失败后,2000年以来旧理念的旧思想不仅受到知识阶层的质疑,而且军阀混战和共和制度不完善也引起了反思。 新文化运动从文风改革到体制变革,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杨昌济这样的知名学者,也有毛泽东、张国焘、蔡和森这样的青年学生,以这样的群体,指导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不仅使工人阶级强大,而且向中国传达了俄罗斯革命的成功经验,学者和知识青年开始关注布尔什维克和马克思主义。
第三段:明确建党初期
随着1919年3月共产主义国家的成立中国学习俄罗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计划成立自己的政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当时,这个政党全国只有57名党员。 这个政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共只有13个代表。 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8岁,最小的是19岁。
三、争论
海报党的徽章有错误的嫌疑
在最近发布的一组海报中,许多网民发现海报的党徽不是现在众所周知的“镰刀和锤子”,而是“镰刀和斧头”。
黄建导演说:“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党徽中出现了镰刀和斧头的形象,当时为了实现工农联盟还加入了一些农民的要素。 之后,在秋收起义中,何长工们为中国共产党设计了第一面党旗,之后党徽的斧头成为了象征工人阶级的锤子头。 ”。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早期受苏联的影响,党徽是锤子和镰刀,于1927年9月在毛泽东组织领导的湘边界秋收起义中改为镰刀和斧头。 因为“斧头”的图案代表中国的手工业者,“镰刀”的图案代表农民。
偶像代替了专业型演员
“建党伟业”延续了“建国大业”的风格,开创了用明星扮演历史人物、不用特型演员的新方法。 对此,韩三平导演表示:“仔细观察吴彦祖的造型,与胡适的相似度达到了90%。 其实我们还不大胆。 美国导演更大胆,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胡佛传》中的胡佛。 他是青春偶像演员,可以扮演联邦调查局的传奇人物胡佛。 观众看到的只是屏幕中的形象,形状不是最重要的。 正如“建国大业”所说,选择演员的标准兼具形神,有一定的成果,很受观众欢迎,所以必须使用明星。 ”。
被删除的明星不列入演员表
据《法制晚报》报道,“建党伟业”戏份被删除的明星中,也有汤唯、馀少群、徐铠等本事,但他们的名字不出现在演员表上,只出现在片尾的“感谢”栏。
四、明星太多对剧本的影响
聚集了很多大明星的“建党大业”在媒体上看完电影后,得到了不同的声音。 《武汉晨报》认为明星的出演给主旋律电影增添了色彩。 李山姆饰演的杨开慧,第一次遇到刘晋饰演的毛泽东时,先戴上身高,马上哥哥就高了啊。 突然,给电影带来了清新的气氛。 电影中杨开慧和毛泽东互称“润哥”和“开慧妹子”,两人看烟花的时候,毛泽东举起了她。 毛泽东本来计划去法国,杨开慧害怕他不会回来。 毛泽东深深地说:“出去是为了回来。 还有,这里有你”。
但是,也有评论说,主旋律电影被青春偶像化,不容易取得平衡,很可能把革命史人物变成了话情剧的角色,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